4.21.2014

【老東西】店中的勵志木匾


這塊古董木匾上面刻有一段文章,且有仿印章的木刻。據王東林指出,這塊木匾從他開始在金泉成顧店就有了,應該是有人拿來兜售,父親買下的,如此推算應該約有八十年的歷史。王東林說,那個時代有一些人都拿了一件古董,例如一個古花瓶在街頭沿街兜售。

經過查證這段文字的內容,是在講述:清朝台灣鳳山縣令張道顯(也有人說是彰化縣令劉府台)為了,生員沈仲仁,武生沈仲義兄弟之間的家產訴訟,(也有一說是兄弟是江西人,兄为翰林院学士,弟任户部都给事,皆在朝二品大员。为争祖业,诉诸南昌县衙)勸兄弟和睦的警世勸世文。木匾當中的文字與留傳的文字大同小異,網路上有許多種版本。





木匾的全文如下:

昔有生員沈仲仁,武生沈仲義兄弟,控爭財產,仰蒙大憲,全批云:

丹鳳呼兒,烏鴉反哺,仁也。鹿得草而群,蟻因食而共聚,義也。蜂有君臣,雁有列行,禮也。鵲巢低而知風,蛙聲鬧而知雨,智也。燕非時而弗至,雞非曉而弗鳴,信也。山禽草蟲尚知五常,況於人乎?

唐虞遜位,並治天下;夷齊讓國,饑死首陽。爾等兄弟既無管鮑之心,更存吳越之志。蓋世以來,多聽婦人之言,而致兄弟失愛。全為多少之利,而傷骨肉之情。沈仲仁真不仁,沈仲義真不義。兄通經典,全無教弟之心;弟習韜略,竟敢傷兄之情。不仁不義,損天理之宏規;無兄無弟,絕人倫之大體,勸爾兄弟和氣云。又有詩四句奉勸云

祖宗家業不須爭
同胞兄弟一氣生
壹回相見貳回老
難得幾時作弟兄

首在丁丑之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吳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