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美軍轟炸台南市(美國空軍歷史研究部AFHRA典藏) |
美軍轟炸台南,大約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,就居住在民族路金泉成的現址。在大轟炸之前,其實已經有陸續的小規模美軍轟炸機來掃射並投擲燒夷彈,大家都躲到民族路圓環周圍四塊大草地上的防空壕裡面。持續好幾個月的小轟炸,都沒有炸到金泉成。
當時西門圓環上有四塊大草坪,各有一個水泥磚砌的防空壕,在東南邊的那個防空壕,命中了一顆五百公斤的炸彈,導致防空壕內有三十人全部死亡.
(註:台南有名的韓內科創辦人韓石泉(1897-1963),在他1956年完稿的《六十回憶》,望春風文化,2009年出版,第十章【台人所經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】,詳細記錄了台南市被盟軍轟炸的景象。韓石泉當時四十八歲,韓內科建築完全被炸毀,當天上午十一點他到合春醫院去值班,中午空襲,"寶美樓斜對面之防空壕,受直轟炸彈,壕內避難者約三四十人,全體血肉模糊。余當時曾走過該處,幸未避入,而急奔合春醫院,不然恐亦不能倖免" ,P153。)
可能是因為寶美樓頂有一個防空機槍,讓美軍誤以為是軍事要塞,而瞄準進行轟炸,但是沒有炸中該防空壕.
由於正逢戰爭的緊急時期,民眾必須憑著由甲長發送給的政府配給單,領取蔬菜米糧,金泉成也可領取。
後來政府通知必須疏開,但父親沒有離開,我跟其他家人就到大灣租屋,後來又搬到安定港口的看西農場,在現在南科附近。當時大哥到海南島當兵,二哥到日本去當兵,兩人都是志願從軍。戰後才回來店裡幫忙。
可能是因為寶美樓頂有一個防空機槍,讓美軍誤以為是軍事要塞,而瞄準進行轟炸,但是沒有炸中該防空壕.
由於正逢戰爭的緊急時期,民眾必須憑著由甲長發送給的政府配給單,領取蔬菜米糧,金泉成也可領取。
後來政府通知必須疏開,但父親沒有離開,我跟其他家人就到大灣租屋,後來又搬到安定港口的看西農場,在現在南科附近。當時大哥到海南島當兵,二哥到日本去當兵,兩人都是志願從軍。戰後才回來店裡幫忙。
1945年3月1日的大轟炸結束之後,父親與三哥騎著腳踏車回來金泉成,發現已經燒光,只剩下磚造立面依然屹立著。當時物資缺乏,必須挖道崩壞的斷垣殘壁當中去挖鍋碗瓢盆出來使用。
當時民族路、西門路與民權路很大部分房屋都被燒光,金泉成也燒到只是下磚牆立面.而剛光復之際,有一段時間沒有電力供應,只能以煤油燈做生意,也只能依靠撿拾木柴來燒飯與洗澡,更要買稻穀,用石臼自己錘,打成白米來做飯.
因當時衛生條件不好,床有目蝨、衣服頭髮也有蝨母,但不久之後就改觀了.
過不久就光復了,在大哥二哥回來幫忙之下,先在兌悅門咾咕石街附近,原本的倉庫居住。而金泉成被燒光的原址,先以竹子來搭建臨時的簡陋房屋,等逐漸恢復買賣營運有盈餘之後,才改以木造房屋。
木造房屋的建造是先由木匠丈量開單幾寸的幾枝、長幾枝厚多少,由父親到木材行訂購,送來之後,再曬乾,都由本人搬出去曬太陽,曬乾之後,再請工匠來處理,開始建造.所以,這些木材和本人已經有了不可離分的感情.
當時民族路、西門路與民權路很大部分房屋都被燒光,金泉成也燒到只是下磚牆立面.而剛光復之際,有一段時間沒有電力供應,只能以煤油燈做生意,也只能依靠撿拾木柴來燒飯與洗澡,更要買稻穀,用石臼自己錘,打成白米來做飯.
因當時衛生條件不好,床有目蝨、衣服頭髮也有蝨母,但不久之後就改觀了.
過不久就光復了,在大哥二哥回來幫忙之下,先在兌悅門咾咕石街附近,原本的倉庫居住。而金泉成被燒光的原址,先以竹子來搭建臨時的簡陋房屋,等逐漸恢復買賣營運有盈餘之後,才改以木造房屋。
木造房屋的建造是先由木匠丈量開單幾寸的幾枝、長幾枝厚多少,由父親到木材行訂購,送來之後,再曬乾,都由本人搬出去曬太陽,曬乾之後,再請工匠來處理,開始建造.所以,這些木材和本人已經有了不可離分的感情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